赢在起跑线上:提高仔猪存活率的关键策略

近日,荷兰皇家农业集团亚太区营养&RTTC技术总监Delphine van Zele女士受邀参加由荷兰政府和荷兰生猪产业领头公司支持下举办的 "中国可持续养猪 "知识传授项目的第三次在线大师班课程并发表“赢在起跑线上:提高仔猪存活率的关键策略"主题演讲。 


微信图片_20250415160419.png


在现代养猪业中,提高仔猪的存活率是确保母猪终身生产力的关键。随着遗传育种的进步,母猪的产仔数不断增加,但这也带来了更高的死胎率和断奶前死亡率。如何在保证高产的同时提高仔猪的存活率,成为了养猪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下面将从分娩管理、初乳摄入和母猪营养、饲养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分娩管理:减少死胎率的关键

分娩过程对仔猪的存活率有着直接影响。研究表明,超过75%的死胎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主要原因是缺氧。产程越长,死胎率越高(图1)。


微信图片_20250415160526.png


产程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母猪最后一餐时间、体况、圈舍环境、年龄等等。如果母猪最后一餐到分娩开始的时间超过3小时,产程会增加。饲喂3餐比2餐平均产程缩短2小时以上(7.4小时 vs 5.1小时)。不仅饲喂频率重要,饲喂量也很重要,理想饲喂量约3.5公斤/天。分娩当天额外补充能量可以减少死胎并缩短产程。通过调整饲喂频率和饲喂量,可以缩短产程,减少死胎。

初乳摄入:仔猪免疫力的基石

由于新生仔猪出生时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初乳是仔猪免疫力的主要来源,仔猪出生后需要通过初乳获得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关键营养物质,初乳成分在分娩开始后迅速变化(图2),初乳摄入越早,存活率越高。初乳摄入量越多,存活率越高,每头仔猪需要至少150克初乳以存活,至少200克初乳可降低仔猪死亡率,至少250克初乳可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


微信图片_20250415160556.png


初乳的产量和质量受母猪的饲喂量和体况影响。分娩前适宜的饲喂(3餐,3公斤/头/天)可以提高初乳产量。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母猪的体况和饲料剩余情况,灵活调整饲喂量:如果母猪吃干净,可以增加饲喂量;如果有大量饲料剩余,应减少饲喂量并清理料槽,确保母猪在分娩前后获得足够的营养。合适的母猪体况(分娩背膘17-18mm)有助于提高初乳产量。


微信图片_20250415160650.png


初乳的质量对仔猪的存活率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与仔猪的免疫力和断奶存活率呈正相关。比利时时间进程试验表明母猪料中添加C-vita可以显著提高母猪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图3,绿赛数据),进而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图4,绿赛数据)。

微信图片_20250415160734.png

因此,在分娩前5天饲喂至少3kg/头/天,补充C-vita对母猪和仔猪性能有积极影响。

绿赛母猪理念包含C-vita,如您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与当地销售人员联系垂询!

总结

提高仔猪的存活率需要从分娩管理、初乳摄入和母猪营养、饲喂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缩短产程、确保仔猪尽早摄入足够的初乳以及优化母猪的营养、饲养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和生产性能。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聚焦于精准饲喂,通过个性化的营养方案进一步提高母猪和仔猪的生产效率。


在现代养猪业中,赢在起跑线上不仅仅是提高产仔数,更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营养策略,确保每一头仔猪都能健康成长,最终实现母猪的终身生产力目标。

微信图片_2025041516082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