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与内毒素有何关联?

规模化养殖场内仔猪发生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若管控不利,则会给养殖场带来巨大损失。造成仔猪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气温过低,保温措施不完善;或者细菌和病毒(大肠杆菌、PED等)的感染;断奶应激;亦或是母猪及仔猪饲料中毒素的污染等均会造成仔猪不同程度的腹泻。 近年来,人们对内毒素造成猪群“亚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内毒素与仔猪腹泻到底有何关联呢?



640.png


PART.1
哺乳仔猪腹泻与内毒素


产房内,新生仔猪的腹泻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一般情况下,新生仔猪摄取足够的初乳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免疫健康。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不难发现,吮吸初乳后,部分仔猪腹泻加剧,最后出现脱水、消瘦甚至死亡等现象,且药物处理效果不佳。将出现此种症状的仔猪寄养到仔猪健康的母猪栏后,腹泻逐渐减轻或稍加治疗即可恢复健康。


有研究发现,哺乳仔猪的腹泻与母猪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内毒素中毒有较大的关系(章红兵等,2015)。其选取了3日龄内出现腹泻及未腹泻的小猪各20头及母猪各10头,分析血液中的内毒素含量,发现两组之间母猪及仔猪血液内毒素含量均出现极显著的差异(表1)。


表1.母猪和仔猪血液内毒素含量

微信图片_20250513163748.jpg

注:同列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母猪体内高水平的内毒素可能是造成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而仔猪体内的高水平内毒素则可能是引起腹泻的直接原因。李中央等(2019年)研究发现,母猪体内的内毒素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及乳汁进入仔猪体内,母猪体内内毒素含量高,其分娩的仔猪体内内毒素也显著升高(图1)。


640 (1).png

图1.两个规模化猪场各个生理阶段猪群血液内毒素水平的变化规律


PART.2
断奶仔猪腹泻与内毒素


断奶仔猪是很容易受到内毒素影响的动物。断奶时,仔猪的胃肠道 (GIT) 尚未完全发育,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有限。断奶后水和饲料摄入量的减少加剧了这种情况,导致仔猪 GIT 的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


断奶应激,加上仔猪 GIT 的不成熟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革兰氏阴性菌大量增殖,例如肠杆菌科细菌(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菌的大量增殖及后续的抗生素治疗都会造成仔猪胃肠道内毒素的累积,通过体循环、门静脉及淋巴系统进入宿主机体内,引起仔猪的内毒素中毒(图2)。


640 (2).png

图2.内毒素进入机体循环的途径


PART.3
缓解内毒素对母仔猪危害的措施


1. 减少冷热应激:降低机体对内毒素的敏感性,提高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


2. 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环境中的内毒素污染。


3. 从饲料水平控制肠道菌群稳定,恢复强化肠道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的释放和吸收:

▪ 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提高蛋白消化吸收率,减少后肠发酵。

▪ 日粮中添加有机酸,精油以及中链脂肪酸。

▪ 添加内毒素吸附剂。


PART.4
绿赛解决方案


1. 日粮中添加中链脂肪酸:抑制进入胃肠道的病原菌增殖,降低病原体的致病性,改善免疫传递。

▪ 妊娠和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千克/吨的益猪宝C-vita。

▪ 教槽和保育料中添加2千克/吨的益君宝Aromabiotic®。


2. 日粮中添加内毒素吸附剂:吸附胃肠道中的内毒素(德国莱比锡大学实验验证,表2)

▪ 母猪及仔猪日粮中添加0.5-1千克/吨Mycoad AZ。


表2.吸附剂Mycoad AZ对内毒素的吸附效果

640.jpg